在華語電影大銀幕之上,徐克導演因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怪異的電影風格、電影題材的涉獵廣泛,而被冠以「徐老怪」的名號。
徐導的鏡頭之下,誕生過《新龍門客棧》、《黃飛鴻》這樣的熱血武俠經典,也誕生過《上海之夜》、《鬼馬智多星》這樣的喜劇佳片,同時也誕生過不少風格濃烈的暗黑題材作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部,徐克導演的黑色經典。
這部作品在定檔之初,遭到禁映處理。為此,徐克還與「香港電檢處」對簿公堂。之后,為了便于電影的發行,制片方被迫對原片進行了刪減。而導演剪輯的原片,在塵封了30年之后,因杜琪峰再度登上大銀幕。它就是拍攝于1980年的《第一類型危險》。
這部《第一類型危險》,是徐克電影之路上的第三部作品。1979年,徐克在制片人吳思遠的支持之下拍攝了處女作《蝶變》。這部《蝶變》上映后的票房成績雖然平淡,但該片突破性的設計,卻讓它在業內備受好評,成為了「港片新浪潮運動」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蝶變》廣受好評之后,吳思遠又在1980年,為徐克投資拍攝了《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這兩部作品。
其中,這部《第一類型危險》是根據1967年的「香港六七事件」改編而成。然而,真實事件的敏感性,加上電影本身「黑暗」、「壓抑」的風格,使得影片在定檔之初,遭到了「香港電檢處」的禁映處理。
這部《第一類型危險》原本定檔在1980年的中秋節,但在電影上映前一周,片方卻收到了「香港電檢處」的禁映通知。
在徐克早年的「混亂三部曲」(《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之中,這部《第一類型危險》是投資最為巨大的一部,為了保證影片的如期上映。徐克對「香港電檢處」發起了訴訟。
最終,在幾番交涉之下。制片方接受「香港電檢處」的意見,對片中黑暗、壓抑的片段進行了大幅度的刪減,之后得以上映。而原版中灰暗、壓抑的結尾也被刪除,并重新補拍。
在經歷了刪改之后,《第一類型危險》于1980年12月上映。該片上映14天,拿下了224萬的票房成績,位列1980年港片票房排行榜的第19位。
然而,隨著1980年的公映結束,這部《第一類型危險》也被埋沒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由徐克剪輯的導演原片,也在歲月的塵封之下,不知所蹤。
1997年,在第2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主辦方設置了一個名為「我和電檢有個約會」的特別放映活動。
在此次活動上,十余部因各種原因,被「香港電檢處」禁映的電影作品,進行了展映。然而,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卻因為資料遺失,無緣與觀眾見面。
2004年,一家法國電影公司,向香港電影界捐獻了一套關于《第一類型危險》的原版拷貝資料。在幾經修復之下,徐導的這部《第一類型危險》,也得以展露真容。
2011年,香港舉辦「法國·五月」的電影放映活動。杜琪峰為活動推薦了10部黑色風格的港片作品,修復之后的《第一類型危險》便在其中。這部被塵封了30年的黑色經典,也在此時重見天日,再度出現在大銀幕之上。
聊完了這部電影背后的軼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部《第一類型危險》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黑暗故事。
影片的片名「第一類型危險」,指的就是「易燃易爆的危險品」。上個世紀50年代,香港將「具有爆炸性的化學物品」定義為「第一類型危險品」。該片被命名為《第一類型危險》,顯然也與這些「易燃易爆品」有關。
影片的一開始,中學生「阿波」根據課本上的知識,利用「舊手表」和「鞭炮中的火藥」,制作了一枚「定時炸彈」,還叫來了同學「阿高」、「阿龍」,向二人炫耀。
為了驗證這個「炸彈」到底會不會炸,三人決定找個地方試一試。于是,他們把目光聚焦在了一所電影院。
三人買票進入之后,將「炸彈」放在了座位下面,之后便躲在廁所等待結果。「炸彈」如期引爆,觀眾們慌忙逃竄。三人也跟著人流逃出了影院。
「炸彈」的威力較小,所以未造成人員傷亡。這種「戲耍眾人的感覺」,讓三位少年興奮不已。
在三人離開影院附近之際,一名少女卻攔住了三人。少女告知三人,自己目睹了他們安置「炸彈」的經過,也認出了他們的校服。少女要了阿波的電話號碼,之后便離開。隨著少女的離開,三人也變得惴惴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這段「制作炸彈、放置炸彈」的鏡頭,在1980年上映時,被「電檢處」邀求刪減。隨后公映的版本里,影片一開始是阿龍、阿波、阿高三人相約去看電影,三名未成年人驅車前往,結果撞到了一名路人,并被路過的一名少女看到。
抓住阿龍、阿波、阿高三人把柄的少女,是故事的女主角「阿珠」。阿珠生性殘暴、偏激,她養了一籠小白鼠,無聊時經常虐待小白鼠,以此取樂。看到阿龍、阿波、阿高三人的「整人炸彈」,阿珠也倍感興奮,并想加入三人之中。
在要到了「阿波」的電話之后,阿珠開心的回家,并開始計劃如何加入到這個「惡作劇小組」之中。
阿珠的哥哥「丹sir」是一名警察,兄妹二人同住。在家中,阿珠的哥哥在洗澡,而他的配槍則放在桌子之上。出于好奇,阿珠拿起了配槍,并將槍口對準了窗外的鄰居。
阿珠危險的舉動,被哥哥「丹sir」發現。哥哥奪過槍之后,便對阿珠進行了一頓打罵、訓斥。
被責罵之后的阿珠,心中一陣憤怒、不滿。此時鄰居的貓從窗戶爬了進來。正在氣頭上的阿珠抓起貓,一把將其丟到了對面的鐵柵欄上,貓也被柵欄上的尖端「戳死」。
盡管如此,阿珠心中的怒火還是無法平息。她打電話叫來阿波、阿龍、阿高三人,表明了自己想要加入的想法,并希望三人帶自己完成一次「炸彈惡作劇」,以此來發泄心中的怒火。
阿波三人表示,想要加入必須完成一次考驗。三人給阿珠制作了一顆「炸彈」,讓她將其帶到男廁所引爆。隨著「爆炸聲」的傳來,四人也跟著慌亂的人流,各自逃竄。
在電影院、廁所先后出現「炸彈」,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力。
經歷了兩次「炸彈惡作劇」之后,釋放「心中野性」的四人,相約在一家迪廳碰頭。有意思的是,在這段「迪廳碰頭戲」里,徐導為電影使用的配樂還是《just blue》。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