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都經歷了「擔心自己成為小陽人」和「不幸陽了」到最終「陽康」的過程。大家在領略了奧密克戎的威力后,也都開始探討下一話題,那就是 「新冠后遺癥」。
雖然目前沒有發現新冠有「終身損害」的案例,但是根據統計,新冠造成的短期或長期的后續影響依然是存在的。
日本有醫生估算, 約有10%的新冠感染者,在事后都會有一定的后遺癥。
不知道大家在「陽康」后,是否有身體乏力、容易健忘、經常犯困、嗓子發癢、偶爾胸悶等癥狀呢?
對于這種所謂的「新冠后遺癥」,日本方面是這樣定義的: 感染新冠后持續4個星期以上的各類不適癥狀,均可以劃分到「新冠后遺癥」的范圍,也被稱為「新冠后癥狀」或「長新冠」。
之前日本做了一些與「新冠后遺癥」有關的調查,比如大阪府豐中市政府和大阪大學大學院醫學系研究科就曾對4047名感染過新冠的市民進行過問卷調查,并公布了統計數據和分析結果。
正常情況下,感染新冠7~10天后,諸如發燒、咳嗽、咽喉痛等癥狀會逐漸消失,但是約有 47.7%的新冠感染者表示,自己在感染新冠10天后,仍有各種不適癥狀出現。
其中大家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倦怠感、咳嗽和脫發。除此以外還有人表示,自己會情緒低沉、記憶力下降、集中力不足、思考能力變低等,嚴重者甚至還會影響工作與生活。
比如,有的人稍微跑一跑就腳疼一周,也有人洗澡后睡了一整天,這些情況都時有發生,嚴重者甚至在職場中丟掉了工作。
而這些后遺癥中,要說心理層面上最可怕的,必然是「脫發」了。
有位來自東京的31歲女性,在今年5月確診新冠,當時還沒有不適癥狀出現,但是2個月之后她卻開始大量脫發,醫生告訴她「這應該是新冠后遺癥的癥狀」。
結果沒想到,這種脫發癥狀竟然持續了4個月,最初只是2、3厘米的斑禿,後來直接大面積脫發,現在她的頭頂已經非常稀疏,看起來真的有些觸目驚心。
就連她的寶寶也會說:「媽媽的頭好光滑呀」,這些扎心的話讓她感到更加沮喪。
所以從10月起,她就戴上假發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好消息是髮量有在慢慢恢復。
除此以外,大阪大學大學院的本次調查還得出以下結論:
1、感染新冠的重癥患者,出現后遺癥的比例是輕癥患者的5倍左右。
2、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現后遺癥的傾向。
3、接種新冠疫苗次數越多的人,出現后遺癥的機率越小。
而面對越來越多的有「新冠后遺癥」的患者,日本醫院診所也非常忙碌。
日本澀谷附近的一家診所,專門開設了「新冠后遺癥」的門診。在超兩年時間里,醫生接診過5000位左右的后遺癥患者,咨詢量一直有增無減。
據這位醫生所說,后遺癥的癥狀中,倦怠感是首位的,其次還有人思考力降低、味覺嗅覺消失、脫發等。
其中還有患者受「新冠后遺癥」影響了約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她表示自己偶爾會有胸疼的情況出現,而且整個人的身體狀況都大不如前,有時候拿著吹風機吹頭髮就會氣喘吁吁,身體前傾的時候還會胸悶。
最讓她苦惱的是,在回歸職場時會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變差,工作時會被同事領導說「是不是以此為借口不想干活?」之類的。
總之,新冠對我們的后續影響是來自方方面面的。
那麼針對「新冠后遺癥」,普通民眾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呢?日本一位醫生給出了建議。
1、感染后的2個月其實都屬于危險期,這段時期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做事,不要太過疲勞,要多多靜養休息。
2、感染后的2個月最好戒煙戒酒,因為煙酒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后遺癥。
3、新冠康復后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健身等,此時不僅不會增強體質,反而可能引發后遺癥。
4、如果因新冠導致的不適癥狀持續了1個月以上,最好前往醫院治療。
另外也有一位日本院長表示,感染新冠的人,平時自己在家也可以做一些有效措施,比如勤洗鼻子和注意保暖。
可以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清洗鼻子,每天2次,因為病毒可能殘留在鼻子里。同時在家可以用電熱毯等工具維持體溫,避免身體受涼、免疫力下降,這樣也能緩解新冠帶來的不適癥狀。
目前看來,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感染新冠后的不適癥狀各有不同,大家還是要謹慎對待,即便「陽康」也不要大意,多加防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