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為何常用魚鉤多是日本名字?揭秘魚鉤背后的故事及怎麼選魚鉤
2024/05/28

ADVERTISEMENT

#寶藏興趣攻略#在釣友們的垂釣活動中,魚鉤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們常用魚鉤幾乎都是日本名字,其中的原委大家知道嗎?

悠漁樂好就利用本期內容給大家揭秘魚鉤背后的故事,并闡述每種魚鉤的特點、適用場景以及教大家怎麼選擇魚鉤。

一、魚鉤的命名之謎

大家現在常用的魚鉤的鉤型幾乎都來自小日本,它們歷經歲月的沉淀,每一種魚鉤的名稱背后都隱藏著一段歷史和故事。

1、伊勢尼魚鉤,其名源自東瀛伊勢地區,伊勢在日語中有小姑娘意思。這種魚鉤在日本主要用于海釣,來到中國后,它憑借粗壯的鉤條和強大的拉力,成為釣取鯉魚、草魚等大型魚類的利器。

2、袖鉤,又被稱為東京袖,源自東京地區。它最初是為了應對日本白鯽的靈敏嘴唇而設計,如今在國內,它更多地被用于野釣鯽魚或白條魚等小型魚類。

3、伊豆魚鉤則源于東瀛伊豆半島,那里的人們用它來釣獲名為黑毛的魚種。伊豆魚鉤的鉤尖彎曲,適合穿刺肉食性魚類厚實的嘴唇。

4、海夕魚鉤,原本在日本海域捕捉海鯽魚,如今在國內,它以出色的刺魚效果和便捷的摘鉤特點,成為黑坑釣魚的熱門之選。

ADVERTISEMENT

5、關東魚鉤,源自關東地區,它的無倒刺設計讓它在競技釣魚中大放異彩。

6、丸世魚鉤,長柄窄門,是日本垂釣帶魚的首選,國內釣魚人則喜歡用它搭配紅蟲或蚯蚓,釣鯽魚或黃骨魚。

7、秋田狐魚鉤,來自東瀛秋田地區,以其獨特的長柄和內彎鉤尖,在國內被譽為小魚專用鉤。

8、千又魚鉤,日語中意為鯛魚,它的寬鉤門和粗鉤條使其成為海釣鯛魚等大型魚類的佳品。

二、魚鉤的選擇藝術

選擇魚鉤如同選擇兵器,合適的魚鉤能使釣魚變得更加得心應手。首先,我們需要考慮目標魚種的大小、習性和活動水域。魚鉤的大小、形狀、材質以及有無倒刺等因素都將影響釣魚的體驗和效果。

伊勢尼魚鉤以堅固和高強度著稱,適用于釣獲大個體魚類,如鯉魚和草魚。它的粗鉤條和寬鉤門設計,使得魚一旦上鉤,就很難掙脫。

袖鉤的輕巧和細長鉤條,則更適合鯽魚等小型魚類,它的長鉤柄和窄鉤門能夠輕易穿透魚嘴,而且不易引起魚兒的警覺。

伊豆魚鉤的彎曲鉤尖和長鉤柄,使其在釣黃骨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時更具優勢。

ADVERTISEMENT

海夕魚鉤在設計上適合刺穿小型魚類的嘴唇,比如鯽魚。它的長鉤尖和寬鉤門讓它在黑坑釣場中表現尤為出色。

關東魚鉤的無倒刺設計減少了魚兒的痛苦,更符合競技釣魚的精神。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新關東魚鉤是我國的台灣地區在此基礎上把魚鉤加粗,讓垂釣大魚成為可能。

丸世魚鉤的鉤底圓潤和鉤尖內彎,使其在掛蟲餌時更易被魚兒吞食,是釣鯽魚、黃骨魚等魚類的良伴。

秋田狐魚鉤的長柄和細鉤條,使其在釣取鯽魚、馬口魚等小魚時,具備更高的中魚率。

千又魚鉤則以其粗壯的鉤條和稍微彎曲的鉤尖,適合釣取嘴大肉厚的魚類,如黃顙魚、鱸魚和黑魚。

寫到最后,我們不可否認,每種魚鉤都有其獨特的設計和應用場景,不論它什麼鉤型,也不論它源自哪里,更不論它是什麼名字,遵照魯迅先生說過的「拿來主義」,并適時進行改良,為我所用,一點毛病也沒有。

只是要求釣友們,在日常垂釣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魚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魚兒的博弈中,占據上風,降服您心中的目標魚。

我是悠漁樂好,后續會繼續分享有關釣魚的所見、所聞、所感,期待釣友們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悠漁樂好!

ADVERTISEMENT